環剛度試驗機是用于測定管材、塑料及復合材料環剛度的關鍵設備,其校準準確性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可靠性。以下是標準化的校準流程,涵蓋設備檢查、參數校正、數據驗證等環節,適用于多數機型。
一、校準前準備
1. 環境條件控制
- 溫度:23℃±5℃,濕度:50%±10%(參考GB/T 9647或ISO 9694)。
- 避免振動、強光或電磁干擾,確保試驗機水平放置。
2工具與標準器具準備
- 力學計量工具:標準測力儀(如0.1級精度)、砝碼組(覆蓋試驗機量程)、壓力傳感器。
- 尺寸測量工具:游標卡尺(0.02mm精度)、千分尺、水平儀。
- 輔助工具:標準試樣(已知環剛度)、潤滑油、清潔布。
3. 設備初步檢查
- 檢查加載機構、位移傳感器、夾具是否完好,無磨損或變形。
- 確認電源、控制系統及數據采集軟件運行正常。
二、機械部件校準
1. 水平度調整
- 使用水平儀調整試驗機底座,確保加載軸垂直于試樣中心,誤差≤0.1°。
- 通過調節地腳螺栓或墊片實現,鎖定后復查。
2. 夾具對中性檢查
- 安裝標準圓柱試樣(如鋼棒),啟動加載至微小受力狀態。
- 用千分表檢測試樣兩端位移差,調整夾具使軸線偏差≤0.1mm。
3. 加載軸靈活性驗證
- 手動旋轉加載軸,檢查有無卡滯或偏心,必要時潤滑軸承。
三、電氣系統校準
1. 傳感器零點校準
- 卸載所有外力,進入軟件零點校準界面,分別將力值、位移傳感器調至零點。
- 重復3次取平均值,降低零漂誤差。
2. 滿量程校準(FSD)
- 力值校準:
- 選用量程80%的標準測力儀(如100kN測力環),與試驗機串聯。
- 逐級加載(如20%、40%、60%、80% FSD),對比顯示值與標準值,誤差應≤1%。
- 位移校準:
- 安裝位移傳感器,使用標準量塊(如1mm、5mm、10mm)模擬變形,校準軟件顯示位移值,誤差≤0.5%。
3. 信號系統校驗
- 檢查數據采集頻率(建議≥10Hz)、A/D轉換精度,確保無信號滯后或丟包。
四、力值與位移綜合校準
1. 標準試樣測試
- 選取3根已知環剛度的標準試樣(如PVC管材,SN=8kN/m²),按GB/T 9647安裝。
- 設置加載速率(如50mm/min),記錄變形量與對應荷載,計算實測環剛度。
2. 數據比對與修正
- 對比實測值與標準值,若偏差>3%,需通過軟件修正參數(如彈性模量補償系數)。
- 重復測試至3次結果偏差<5%,取平均值作為校準后基準。
五、結果記錄與證書出具
1. 數據記錄
- 記錄環境溫濕度、校準日期、執行標準、各點誤差值及修正參數。
- 附標準試樣測試報告(含力-位移曲線、環剛度計算表)。
2. 合格判定
- 力值誤差≤1%,位移誤差≤0.5%,環剛度測試偏差≤5%為合格。
- 不合格項需重復校準或送修。
3. 標識與存檔
- 粘貼校準合格標簽,注明有效期(通常1年)。
- 整理記錄并存檔,便于溯源。
六、定期維護與注意事項
1. 周期性維護
- 每月清潔傳感器、夾具,涂抹防銹油。
- 每季度檢查電氣線路,備份軟件參數。
2. 異常處理
- 若測試結果突變,需立即停機檢查傳感器、加載機構及軟件參數。
3. 安全提示
- 校準時嚴禁超量程加載,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裝備。